时间:2017-03-02 09:21:19
1、判断题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2:
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摘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1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注: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从中你可以得知地理大发现?有哪些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方面: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品种种类增多;殖民制度;资本主义发展等。
(2)现象:促进世界物种交流。积极作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是
A.殖民扩张
B.市场的需求
C.科技推动
D.生活享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克思曾说,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地是
A.殖民活动给殖民地带去严重灾难
B.工业革命加速殖民体系的崩溃
C.煤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充分获取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说明英国对外殖民活动;“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说明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A项是殖民扩张的危害;B、C与题意无关;故选D。
点评:本考点还可以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命题: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8世纪80年代之后,工厂的数量急剧上升”,联系所学知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使工厂布局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工厂得以普遍建立,故B项正确;珍妮纺纱机发明于17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与工厂大量增加无关,排除;D项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该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请问该邮票发行的时间应在
A.1492年
B.1519年
C.1892年
D.1897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简单的时间记忆题。只要知道哥伦布到美洲的时间是1492年就清楚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