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09:21:19
1、判断题 (32分)在经历了2008年的动荡与波折后,中国和欧洲关系在2009年重回轨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0年英国工业革命图
材料二?英国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图12)
(1)说明伦敦多大雾、阴雨天气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描述英国城市化过程的特点。(8分)
(3)观察图11,说明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哪些影响?(10分)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中欧贸易的发展,中欧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欧文化存在差异,例如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往往外面是封闭的,里面是透明的,欧洲的建筑则外面是透明的,里面是封闭的,体现了双方思维的差异。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中欧在建筑、家饰上相互借鉴,“中西合璧”成为时尚。
(4)材料三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参考答案:
(1)(4分)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汽含量充足(3分);城市上空颗粒物较多。(1分)
(2)(8分)①1700—1800年(1800年前)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较慢(2分);
②1800—1939年间,城市化推进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2分)
③1939—1959年间,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略有下降;(2分)
④1959年后,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有所回升。(2分)
(3)新兴大批工业城市,促进了英国实现城市化;新兴大量企业,使英国快速实现了工业化;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发展了海外贸易,促使英国拓展海外殖民地;大量海外出口,便英国积累更多财富。(10分)
(4)①随着中欧贸易的发展,中欧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分)
②中欧文化在建筑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2分)
③建筑风格的差异,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2分)
④中欧贸易促进文化交流,带动文化产品消费,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分)
⑤“中西合璧”,体现了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是在
A.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陈述,未能正确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特点的是
A.一些垄断组织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B.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全面衰退
C.靠股息过活的人数增多
D.通过特权垄断组织获得巨额利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属观点纠偏题,主要考查宏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垄断组织的产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而垄断组织反过来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垄断作为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并未表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衰退,相反,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人数激增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产品在世界广受欢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