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普罗塔哥拉
D.亚里斯多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启蒙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再次得到解放,它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体现了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即“因信称义”。因此选B。
点评:路德的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这与文艺复兴倡导的对人性的尊重在思想上都是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的作用,强调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带有浓厚人文主义意味,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改革测试题(10分)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他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材料四?资本主义精神与传统精神是相对的。传统精神不讲效率,不受任何道德伦理的约束而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而资本主义意味着以“合理的”手段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与此对应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为对生活的理性态度, 讲求效率和效果的做事方法。……新教尤其是加尔文教,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发生过巨大无比的杠杆作用”。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马丁·路德的基本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说明马丁·路德的主张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4分)
(2)根据材料四,指出“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内涵。(2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尤其”有利于上述“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4分)
参考答案:(1)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2分)。因信称义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和自由。(2分)
(2)①在道德伦理的约束下,以“合理的”手段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2分)(如果只答“对生活的理性态度, 讲求效率和效果的做事方法”得1分。)
②加尔文主张“先定论”,认为财富是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美德。实际上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二“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可得出马丁·路德的基本主张。从材料二中“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可知其否定教会权威,崇尚信教自由,这和人文主义思想是一致的。(2)从材料四中“资本主义意味着以‘合理的’手段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联系教材中加尔文教的主要主张——个人奋斗、取得财富,既是成功,为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提供理论依据。
点评:此题以宗教改革为中心,要求学生概况宗教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尤其是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考查了思想意识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