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08:06:14
1、判断题 “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①指导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客观上启迪了维新思想的产生③继承并发扬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④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体西用”思想的推动作用,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做出贡献的同时带回了西方启蒙思想。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
A.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虽然维新派“尊孔”、激进民主主义者“批孔”,但是二者同属于资产阶级,都追求西方的进步思想,关于二者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
A .二者对待孔子的态度在本质上不同
B .二者对待孔子的态度在本质上相同
C .维新派认同孔子,激进民主主义者否定孔子
D .维新派否定孔子,激进民主主义者认同孔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
C.“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张之洞主张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C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代表哪一阶级的观点?概括其主张。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较之材料一,其进步性表现在哪里?又有何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阶级:地主阶级。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
(2 )主张:进行维新变法。进步性:要求改变腐朽的封建 制度。局限性: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3 )联系: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钏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