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新思想的萌发》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时间:2017-03-02 08:06: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中国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他们拒不承认中国人在军事上的劣势和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只有少数一些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这样,对西方的研究可说是踏出了一小步。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但中国人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做出反应,并相应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仰诸同志,盍自勉旃!谨定规条,胪列如左: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年)
(1)举例说明“少数一些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如何“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做出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出该观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顽固派的主要主张是
A.“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B.“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3、判断题  近代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力排孔教”,二者的相同目的是?

[? ]


A.否定守旧思想推进社会变革
B.全面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C.确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4、判断题  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①魏源②光绪帝③赵三多④陈独秀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判断题  梁启超在1923年撰写的纪念《申报》创办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认为,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第一阶段是学器物;第二阶段是学制度;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以下各项中,属于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