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08:03:55
1、判断题 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是指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 ]
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
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参考答案:
(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
(2)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不可以此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
(3)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
(4)材料三中。
(5)尊重历史,以史为鉴;要世代友好相处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一位学者向图书馆借阅《利玛窦中国札记》、《苏州府志》、《唐伯虎集》三种书籍,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符合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 ]
A.《唐代苏州的风俗》
B.《元代的海外贸易》
C.《明清江南的文人生活》
D.《晚清西学的输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 ]
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