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历史与历史的重现》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3-02 08:03: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是指

[? ]


A、河南舞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出土的骨笛
B、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
C、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
D、唐朝的《霓裳羽衣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 ]
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
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图一搞杀人比赛

图二砍杀中国军俘虏

图三活埋中国平民

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做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
(2)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不可以此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
(3)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
(4)材料三中。
(5)尊重历史,以史为鉴;要世代友好相处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一位学者向图书馆借阅《利玛窦中国札记》、《苏州府志》、《唐伯虎集》三种书籍,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符合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 ]
A.《唐代苏州的风俗》
B.《元代的海外贸易》
C.《明清江南的文人生活》
D.《晚清西学的输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 ]
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