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欧洲的宗教改革》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一)

时间:2017-03-02 07:57: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C.世俗封建主要求剥夺天主教会的经济特权
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2、判断题  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的文件是
[? ]
A、《三十九条信纲》
B、《九十五条论纲》
C、《至尊法案》
D、《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



3、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3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2分)
材料二?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古板遵守教会教条,不在于本人善行多少,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2)据材料二分析,路德倡导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该观点主要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1分)简要列举马丁·路德其它的宗教改革主张。(3分)
材料三?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谁的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1分)为什么?(2分)
材料四
?
图4马丁·路德?图5 加尔文
(4)材料四中两位人物领导的运动对欧洲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判断题  下列对教会改革运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抵御新教的攻势,重振天主教的声威
B.革除内部弊端,惩治贪污腐化是其内容之一
C.为争取教众,取缔了宗教裁判所的活动
D.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



5、判断题  有关加尔文宗教改革中“选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先定论”的内容之一
B.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沉沦的“选民”
C.“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
D.“选民”注定会发财致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