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新思想的萌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3-02 07:4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强国之路。
(1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及各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他们在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共同之处:挽救危亡。
(3)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或“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对应①魏源;“中体西用” 对应③李鸿章,“自由平等博爱”, 对应④孙中山,“民主和科学”对应⑤陈独秀。因此选B。
点评: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应突出一个主线,就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渐进过程。抓住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关注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抓住五个重点:就是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潮、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1902年4月《与夫子大人书》中,他直截了当对康有为说:欲“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满廷之无望久矣”
材料二?梁启超自美洲考察归来后,……并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他说:“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排满革命,实行民主共和还为时尚早。”
——上述材料均摘自于《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
(1)依据材料一归纳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持上述主张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原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参考答案:(1)主张:学习日本,通过革命反对满族的统治。(2分)原因:日本倒幕成功,成为学习的榜样;变法失败,对清政府感到失望。(4分)
(2)原因:国民素质低;缺乏自治能力,缺少公共道德;实行民主共和的时机不成熟。(6分)变化:从主张革命到反对革命,由倡导民主共和转到君主立宪。(2分)


本题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满廷之无望久矣”可见他主张学习日本,通过革命反对满族的统治;发生变化的原因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与中国的状况总结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所述“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素质低;缺乏自治能力,缺少公共道德;因此坚决反对民主共和,对比材料一可见梁启超由革命转向立宪
点评:此类题目依托新材料进行考察,主要考查的使学生的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与课本所学的知识联系不紧密。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把握好两点,其一解读要准确,这是解对题的前提;其二,要全面,这时的高分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①“中体西用”②?维新思想③三民主义④民主科学⑤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文献是

[? ]


A、《狂人日记》
B、《孔子改制考》
C、《庶民的胜利》
D、《文学革命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