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三)

时间:2017-02-08 00:03: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说明
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
③两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山林非时不升斤斧”、“川泽非时不入网罟”;可以看出周文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故选B。③说法与西周时期不符;④中的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第一届人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已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D.公有制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主要是经济制度的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已经在我国确立。故正确选项为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有两个难得的外部历史机遇,它们是????????(???)
①新中国建立 ②朝鲜战争爆发 ③越南战争爆发 ④中东战争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战后,50年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充分利用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下列材料中,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
参考答案:(1) “蒸汽时代”(2分) 1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大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于图1、图2中所反映的工具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问题,可依据材料中前两幅来分析,第一幅图是瓦特与万能蒸汽机,图二是火车机车,所以可以判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动力是蒸汽动力。有关于产生了哪些后果的问题,即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的问题,需要从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回答。
(2)第二问,有关于图3、图4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的问题,需要依据材料中的后两幅图片的内容分析,第三幅图片是电灯,第四幅图是汽车,这两者都是第二工业革命的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新兴的部门都是重工业企业。
(3)第三问,解决此问题,首先要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要正确的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然后从评价中得出启示。这个启示应该是两个方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的主要体现在第一工业革命对人类环境的破坏。积极的启示主要从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及世界整体联系增强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尽管中国充当了一个多世纪国际外交的卒子,但它今天正在向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提出有力的挑战。”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段话中的“今天”指的是
A.20世纪40年代末
B.20世纪5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