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8 00:01:36
1、判断题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创造条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故B项不正确;“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原则;中苏关系恶化,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创造条件,故D项不正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近年高考重点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成就等,在复习过程要注意:(1)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2)理解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表现:“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把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
A.对理学的探讨
B.对治学的感悟
C.对水利的思考
D.对治国的研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右图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国货)
B.破扇子:中国政府的鼓励、提倡和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决心
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本国官僚资本的挤压
D.漫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作画时间1930年和图片信息,不难发现破扇子在为燃烧的蜡烛遮蔽风雨,其寓意是国民政府“提倡实业”政策不能给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环境,所以A B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项说法不够准确,从图片寓意中能看出民族工业发展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信息,但并未直接体现官僚垄断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榨,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到:“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新的社会现象是: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巨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作为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诗中描写的与“车舟”相关的内容,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一社会现象。BD符合中国近代的社会现象,但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C属于古代社会就存在的社会现象,与题干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9年9月8日下午,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驻华外交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集体参观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成就展”。图为新疆图片展吸引参观者。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使我国民族自治区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少数民主的高度自治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④使少数民族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