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2-08 00:01: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美国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它反映了(??)

A.世界格局的两极化发展趋势
B.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趋势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生产全球化,这属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之一AD不对,这是国际政治格局德表现;B不对,从图片信息可知,涉及的国家包括亚洲、欧洲、美洲等众多国家,这已经超出了经济的区域化的范畴。C符合题意。
点评:经济全球化含义: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肯尼斯·沃兹于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文中不可能涉及的史实是(  )
A.德国的分裂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欧共体成立
D.北约、华约的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须抓住关键词“稳定”。北约、华约的成立,标志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是两极格局下美苏政治对抗和局部热战的表现,故ABD项都与两极世界的稳定相关。C项欧共体的成立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这突显两极格局的变革,故C项不可能涉及。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帐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三本帐现象”反映了中央和地方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出现“左”倾错误;依据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为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衡。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由“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是平等对待对方,双方利益是互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外交国地位、利益平等,C符合题干要求,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中国一直奉行的政策。A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指只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中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提出来的,体现了中国维护国家和平的目的。D多边外交政策是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多边外交政策中是基本体现。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
A.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
B.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

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
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