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新思想的萌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九)

时间:2017-02-07 23:37: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得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


参考答案:
(1)派别: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2分)共同主张: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得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体现了李鸿章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体现了康有为维新派的政治变革主张,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2)“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体现了郑观应早期维新派的政治变革主张,主张立宪法、设议院,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康梁维新派相比,虽然早期维新派没有付诸政治实践,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是相似点都在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3)陈独秀为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陈独秀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 “我们认定现在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中“两位先生”既是指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赛先生是指英文science,意为科学,即“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即不盲从,不武断,对待什么事物,都不能凭空捏造,对待什么思想,都不随意相信,可以讲是怀疑一切,而应以科学说明真理,以事实证明真相)。德先生是指英文democracy,意为民主。就是每个人“各有自主之权”,“脱离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实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要科学的看待人生的态度。根据上述材料可知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变官制”的政治理想,他们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2)??材料二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是指什么?(4分)
(3)??根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4分)
(4)为了“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参考答案:
(1)君主立宪派,君主立宪
(2)陈独秀;民主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主张维新变法,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他们的核心主张是在中国进行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联系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可知,材料二的作者是陈独秀;他所说的两位先生 “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3)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二主张利用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彻底改造中国社会,中国人学习西方已经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次。
(4)为了“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该问答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可。
点评: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出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仍保存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有这种基本思想的包括
①林则徐???②洋务派???③早期维新派???④维新派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鲁迅指出“中体西用”中不包含政治制度变革和思想变革,只求技术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林则徐和②洋务派没有涉及变革政治制度,③早期维新派和④维新派包含有变革中国政治和社会思想的愿望,故答案选A项。
点评: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开明官员正式向西方学习的一场自强运动,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军事和经济改革以实现巩固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但在客观的实际操作中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近代化进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文献中最早使国人扩展了视野并介绍了西方政治制度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瀛环志略》
D.《康輶纪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