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23:25:42
1、判断题 储昭根在《欧洲小国的欧盟大舞台》中写道:“而只有创造了团结与共识,欧洲的一体化才能加速进行,在欧洲融合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才能提升欧盟的地位,应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这表明欧盟的重要目的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加强团结,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
C.与中国等新兴国家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才能提升欧盟的地位,应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是本材料内容的主旨,所以答案选择B项。A项是欧洲在二战后初期的联合目的,C项是错误项,D项也是错误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康熙帝曾说“朕生来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康熙帝这一行动,最主要出于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B.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
C.通过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论
D.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A的表述中各民族过于绝对了;喇嘛教属于藏传佛教,清前期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可见康熙的行动与维护自己的统治及维护国家统一有关,是为了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C中不是为了控制思想言论,错误;D中不能表明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变化,知识处于统治的需要罢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中法建交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感召
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法力图在外交上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D.中法两国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20世纪60年代、“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中法角色的共性是向美苏两极霸权的挑战,说明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访问印度与缅甸时提出的,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70年代,故B项错误;D项“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张裕公司由清末著名爱国华侨张弼士创办于1892年,是中国第一家葡萄酿酒企业。它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见证。图为地窖“镇窖之宝”,这个酒桶能容纳15吨葡萄酒,号称亚洲桶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对张裕公司的评述正确的是(???)
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其创办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张裕公司的创办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D.其创办受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政策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用材料解析法和史实支撑法。本题是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考查,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限定。B发生在20世纪初;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除C;D发生于甲午战争后,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