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23:08:55
1、判断题 朱熹认为:“君主虽已制命为天职,然必谋之大臣,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下列结论最准确的是
A.朱熹反对君主独裁,主张民主制度
B.朱熹的思想是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C.体现知识分子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的愿望
D.朱熹的主张与儒家传统思想相悖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然必谋之大臣,…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反映材料观点认为皇帝治理国家要依靠大臣给出谋划策,以求公议之所在,这是常理,也是祖宗家法。这从侧面反映出知识分子要求参政的愿望。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00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①恋爱自由,婚姻开始自主 ②离婚、再婚十分频繁 ?③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④提倡天足,反对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和时间特征“1900年”说明晚清末年现代婚姻自主观念增强,离婚现象已经出现,但离婚、再婚现象并不频繁,②项说法错误,①③④三项表述符合题意和史实,所以答案选C。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是高考近年来新增考点,就学科归属而言这些内容属于社会史的范畴,由于社会史贴近生活并能体现历史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特点所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多有考查,希望引起学生的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27年到l936年,中国的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1927--1936年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高潮,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50-至7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经济高速发展原因的共同之处是①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②美国资本的大力扶植③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④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②④两项与新加坡不符;④与韩国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中国古代皇权消长图中,比较符合历史实情的是(??)
A?????????????????? B??????????????????? C?????????????????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史上,皇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但是呈现出来皇权不断地加强,相权不断地削弱的趋势。故选B。其它各项与史实不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来看,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与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与此相关的削弱相权和地方分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