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商业的发展》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2-07 22:56: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9年9月,新晋商大会在太原举行,此次大会定位是天下晋商的年度盛会,新晋商群体联合发展的平台。宗旨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晋商诚信创新精神,联合海内外优秀晋商”。由此可见,晋商的特点是? [???? ]
A、流动性
B、血缘性
C、地域性
D、反动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世舶使”“十三行”等词语。此小论文研究的对象应该是( ?)
A.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都市

C.自古繁荣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市舶司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相传其名起于明代,号为“十三行”,却非固定为13 家。清代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业务十分发达。所以小论文研究的对象是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市镇产生的原因在于农村专业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农村专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加强,从而促进了市镇的产生和发展。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由某一朝廷高官家中出现以下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观之,这种反映商人意识不仅抬头而且深入仕宦人家的社会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时期?[????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被誉为四大商业名镇的景德镇
B.经商使他经济实力大增,一度成为徽商的主要成员
C.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D.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草市是在远离商业中心的边远地区形成的,唐代的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因此D项可以见到。A项中四大商业名镇是在清朝时期出现。“海禁政策”和徽商是在明清时期出现。因此BCD均错误。
点评:古代我国历代政府普遍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在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商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唐代开始出现的草市是其表现形式之一。唐宋以后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到明清之际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并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此外,和商业发展有关的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演进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