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22:52:29
1、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提出和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 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并建立了层层监督网络,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
……数年之后,科道官说:“自考成之法一立,数十年废弛丛积之政渐次修举。”而关于考成法的实际推行,张居正自己曾说:“近来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概严刑并
参考答案:(1)逐级考核,随事考成(或: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概括材料第一部分的内容,即可找出考成法实行的主要方式为:①确定层层考核原则;②建立层层的监督网络;③官员与政府不同机构交叉监督;(2)从材料二的第二部分内容可以总结出考成法的推行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完善了监察制度,但对官员的处罚过重,再从其实行的目的来看是强化了皇权。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C.收复雅克萨之时
D.收复台湾之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 料中康熙诗的“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说明了出征的时间、战争的地点,在四月份,进攻新疆地区;“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表明康熙帝是御驾亲征。结合康熙的生平大事,可以推断出这首诗写在康熙亲自指挥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故A项符合材料史实,B发生在中国的南方,C发生在东北地区,而D收复台湾的人是施琅,康熙帝不曾亲征。
点评:本题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考察了康熙皇帝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些维护维护国家统一的举措也最能代表康熙皇帝的政治作为,因此必须牢记康熙帝的这几次巩固统一的整治行动:康熙帝在亲政后不久便着手开始推行削藩政策,并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紧接着任命施琅打败台湾的郑氏集团收复了台湾,接着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东北地方的边患问题,最后打败了新疆地区噶尔丹的叛乱部队,维护巩固了西北地区的安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条约规定:中美两国国民相互在对方国家享有居住、旅行、经商、租赁土地、文化教育、宗教等各方面同等的权利;在进出口贸易中享有平等的税率;双方军舰可以在对方口岸、领水内自由航行。对以下该条约性质的判断,最恰当的是
A.是不平等条约,因为奉行强权政治的美国不会履行条约义务
B.是平等条约,因为条约规定了中美两国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
C.是不平等条约,因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落后于美国
D.是平等条约,因为条约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依据史实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能力。从表面上看,《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规定是平等的、相互的;但是,当时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中国根本没有能力享受在美国的这些特权。这些规定,实际上是为美国在中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故本题该选C。根据以上分析,ABD据不符合题意。
点评:1946年,中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条约》,形成了美国侵略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的市场充斥着美国的商品,严重的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条约中规定的这些权利和义务,中国由于国力弱,无法享用平等的权力却承担着沉重的义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标语口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口号出现于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是
A.“要赶美超英”
B.“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C.“打倒孔家店”
D.“科技兴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要赶美超英”是“大跃进”时期的口号,发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是“文化在革命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技兴国”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09年广东历史)(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公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妈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参考答案: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