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时间:2017-02-07 22:52: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经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中“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最早出现在建国后初期的教育改革中,即20世纪50年代,答案选A,B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点评:高考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主要侧重于对不同时期教育发展所呈现的特征方面:①1949年-1965年,这是人民教育的奠基阶段,此时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起来;②文革十年,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尤其是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废除;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复兴和大发展的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
B.认为中国有持续、古老、辉煌的历史
C.认为中国文明具有内聚性
D.对中国的儒家学说非常崇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儒家文化有助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因此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因此AC正确;B项正确,认为中国有持续、古老、辉煌的历史,材料对此有明确的交代。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来对儒学的非常崇拜来。
点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中的统一性和内聚性使得中国长期保持着政治上的统一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的进步。儒家思想中的消极的一面也需要掌握,主要是对人性的遏制和对政治上专制集权的维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从下列数据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1990——1993年各种类型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 ]
A.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无足轻重
B.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C.世界经济在现阶段明显呈现区域集团化的特征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机遇与风险同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B.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本身的说法是极端化的,是错误的观点,直接排除掉。根据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和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整体上在扩大,说明 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扩大。但就其具体的比例数值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说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