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22:33:26
1、判断题 (12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参考答案:(1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历史上取得的主要思想文化成果。通过材料一中的三本文献不难得出“民主与科学”、“ 三民主义”、“ 维新变法思想”的答案;并结合课本基础知识不难得出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的有关知识。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并结合课本基础知识得出毛泽东思想对20世纪中国革命的贡献,得出邓小平理论对20世纪中国社会建设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政府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在英国写信给李鸿章说:“……我们必须风俗敦厚,人民家给户足,作为基石,然后才可以谈到富强。……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由此可见,郭松焘的言论更接近于
A.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
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
C.改良运动中的维新派
D.民主革命时代的革命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可以看出郭嵩焘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可以排除A.B。从郭松焘是清政府驻英法公使,阶级立场可知他主张保留清王朝统治,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因此选C。D项错误,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据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一]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据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减少改革的阻力
(2)持反对态度,因为变
本题解析:
本题属于选做题,主要考查记忆能力。第一问指出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第二问要结合“具体内容”去回答问题;第三问“原因”分析注意不同的多角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之路始于 [???? ]
A、鸦片战争期间
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维新运动期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该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