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王安石变法》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1-07-03 05:30: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根本目的是?
?[?]
A?.维护统治?
B.提高北宋军队战斗力?
C.缓和阶级矛盾?
D.发展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建设常成为富国强兵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颁布二十等爵制,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斩“五甲首而隶五家”。而对于私斗,则严加禁止,“各以轻重被刑”。
(法令)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就是说单凭血统高贵而没有军功的人,不得列入公族的簿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
⑴?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这些规定的实行使秦国统治集团的内部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规定对当时社会制度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材料三?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2)材料一反映北宋初年面临着什么问题?后来王安石在变法中又采取哪些对策?(3分)
(3)材料三中“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和“训练阵法”分别是指什么?分析其对埃及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5分)


参考答案:⑴变化:英勇杀敌的军功地主大量涌现,并成为秦统治阶级的重要支柱,在地主等级中位居首位;宗室贵族的地位下降,在地主等级中排在了第二位。(2分)
影响: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被废除,贵族世袭制被打破,社会激励机制开始由凭血缘封赏向论功行赏转变,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确立。(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分)
(2)问题:北宋不断扩充军队数量,军费开支浩大,造成“冗兵”问题。(1分)对策:首先采取“省兵”措施,精简军队;其次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2分)
(3)“灭弄权之骁骑”:加强中央集权,压制马木路克(分裂)势力;“招土通商”:向西方学习,聘请外国技师,创办近代工厂。“训练阵法”:改革军事,加强军事训练。(3分)作用:结束混乱状态,确立中央集权,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军事实力,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在较长时间里,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王安石设想其变法应是在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民不加赋而国有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政府向农民贷款获得利息?②向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钱财
③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④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关键在于准确的提炼材料直接体现的信息,并不是考查收支状况的原因,所以排除BCD。从对比表中只能反映北宋出入不敷出,财政危机。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这段话反映的是?
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D.新法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青苗取息二分”可知是王安石改革中“青苗法”的内容。“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反映出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由于有利可圈,提举使对各郡定额、强制分配,把它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