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十)

时间:2021-07-03 04:50: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认同“周朝封建社会”论的一位史学家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由封建而帝制,第二次由帝国而民国,第三次则进人了毛泽东时代,成就了21世纪。”据你推测,作者心目中的第一次大革命的政治主角是
A.周武王
B.秦始皇
C.韩非子
D.孙中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的有关内容。由题意可知,秦始皇是第一次由封建而帝制,是第一次大革命的政治主角。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均是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的表现,当然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答案选D,A项只是表象, B项是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C项与此现象发生无关。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的根源和思想文化现象的推动。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或原因;②“百家争鸣”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文艺的“双百方针”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国大革命期间,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他们之间的斗争实质上是
A.共和派与民主派之间的斗争
B.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不同派别间的斗争
D.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中所给定的三个政治派别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因此,他们之间的斗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文革”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化大革命带来了社会的严重的混乱,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处于无序的状态,文革带来的这些混乱,从根本上说是对民主与法治的破坏造成的。故选A。杜绝文革的再次出现也只有重视民主与法治建设。BCD三项都是说的其中的教训,但是不是最重要的标讯。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严重的破坏了民主与法治的建设进程,带来了巨大地灾难。文革后加强了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是在(?)
A.1949年
B.1972年
C.1992年
D.2001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因此选B.
点评: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应周恩来邀请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