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7:22:34
1、判断题 下列观点或学说中,包含有约束君主意图的是
A.“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B.“天人感应”
C.“为政之要,在于用人”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判断题 程朱理学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A.仁
B.礼
C.道
D.法
3、判断题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何谓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毫无保留地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幸福的特定的历史性思潮。人文主义的意义何在,就在于它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及其封建文化体系。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1)结合材料一、二观点,分析说明两者对“人”的关注出发点的不同及其经济根源。(8分)
材料三?民生是生民之命。它表达人类求生存的本能和理性的欲望,反映民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关切人们最现实的利益和意愿。它潜藏着对专制统治的排斥,内蕴着对基本人权的渴望。因此,民生观念的逻辑升华,必然是糅合民权信仰的法理叙事。——彭中礼《民权与民生——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法理逻辑演变》
(2)根据材料三的观点,对近代中国人民而言,“基本人权”应该是指什么?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你如何认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解决“基本人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6分)
材料四?(当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特点?和近代相比,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哪些优势?(6分)
4、判断题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皇帝制度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5、判断题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09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联考试卷,历史,11)2008年7月29日,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驶进合肥火车站,这说明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以下对中国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铁路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
B.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北洋军阀时期
C.“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D.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性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开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