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6-24 07:22: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象征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曲阜市世界遗产监测办公室副主任刘海霞说:“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这说明
①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②儒家思想融化浸透到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之中
③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④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货币的发行,说明

A.欧洲一体化开始
B.欧洲联盟建立
C.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形成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图反映的是欧元的诞生。欧元是欧洲一体化加深的标志,是1999年由欧盟发布的。故选B。A项错误,欧洲一体化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C项错误,是迷惑项,无实际意义;D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
考点:欧洲一体化进程
点评:本题结合时政材料,考查学生对欧盟的发展过程和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欧元是欧洲一体化的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从此,欧洲的一体化由政治家的推动变成了民众自下而上的行为,极大地加强了欧洲内部的联合。欧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发展到现在是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建设需要特别关注。除欧洲一体化进程外,美洲的区域集团化、亚洲的区域集团化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学术界对黄河在汉代以前是否改道有不同认识。甲学者根据《汉书》认为汉以前仅有一次改道;乙学者指出《史记》中不见改道记载,故《汉书》不足凭信;丙学者以河北平原地貌变化和先秦文献载有黄河下游两条河道为据,提出黄河在汉以前曾不止一次改道。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记》比《汉书》早出,乙学者立论可靠
B.《汉书》后出,收录新材料,甲学者认识准确
C.丙学者立足文献和地理考辨,所论相对合理
D.三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与认识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项错误,即使《史记》比《汉书》早出或者单凭《汉书》的记载,,也不能证明黄河在汉代之前是否改道,还需要大量的史料的印证;C项正确,丙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结论相对合理。D项错误,不能简单的从三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上就断定结论也是错误的。
点评:史学研究需要需要一定的史料,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研究方法。就史料而言,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如材料中的河北地貌等可以判断是第一手的史料,可信度较高,第二手史料主要是一些后人的记载,如《史记》等史学著作。研究方法上要注意史料的相结合,相互印证。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为“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表,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女性而言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A.女性取得了同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
B.使女性走出家庭步入公共领域
C.提高了女性的参政意识和社会地位
D.女性彻底摆脱传统伦理的束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中表格所示,是妇女接受教育的情况,妇女接受教育对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促进妇女的解放有重要的意义。A.女性取得了同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和B.使女性走出家庭步入公共领域,D.女性彻底摆脱传统伦理的束缚,言过其实;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此题为推理型选择题。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近代城市居民最普遍和最典型的住宅是?(?)
A.居住大院和里弄
B.公寓和别墅式住房
C.独院式的花园洋房
D.联排房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 C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出现的。D是现代房屋建筑。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