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1-06-24 07:1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如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⑴图一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图二体现的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⑵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明初中央行政部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哪一对矛盾的激化?(1分)
⑶图四中的机构是由哪个皇帝设立?(1分)该机构的设立有什么影响?(2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4分)


参考答案:
⑴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分)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1分)
⑵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进一步加强。(2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1分)  
⑶雍正(1分)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
⑷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君权不断被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加强,地方的自主权利日益减少。(4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秦代的中央机构,依据图示和教材内容不难看出答案。第(2)问考查明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冲突,从图中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而没有再经过宰相这一环节,就可得出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一结论,这表明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最终得到了解决。第(3)问只要从图片中获取军机处的有效信息便可对照教材找出答案。第(4)问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概括再结合教材所学可以得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加强,地方的自主权利日益减少。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就内容而言难度较低,在平时学习中要对此项内容按朝代去做纵向的比较,从而找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同时要注意把古代中国文明与古希腊文明进行对比,理解中西文明之间的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记》
材料二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弄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秦始皇的意见如何?他又是如何落到实处的?(5分)
(2)材料二,宋太祖听了赵普的分析后,是如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宋初的改革带来了什么弊端?(2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秦宋王朝改革的相似点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分封制的存废问题;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秦始皇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地方行政制度。(5分)
(2)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把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3分)
(3)宋初的改革影响了地方政府工作效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2分)
(4)相似点是把地方兵权收归中央,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争论的焦点从材料一中“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和“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的信息可得出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分封制的存废问题;第二小问意见从“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秦统一后的措施来分析可得出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地方行政制度。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可知宋初面临的问题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答出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即可,如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把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材料三中“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来分析北宋集权的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来分析即可,如宋初的改革影响了地方政府工作效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改革的相同点从“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信息可归纳出把地方兵权收归中央;根本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集权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和机构不包括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丞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不属于监察官,题干中的ABC三项均能负责监察事务,故排除ABC,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丞相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因为它
A.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
B.已经出土十五万片以上
C.已具备六书构字规律
D.能记载祭祀、农事等史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防止贵族之间因权位和财产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③保证了统治者的德才素质
④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嫡长子继承制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权位和财产继承问题发生纷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是并不能保证统治者的德才素质,反而会使一些庸才掌握了国家的大权,排除了③,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