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6-24 07:1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记忆、背诵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开创于隋,唐代继承和发展了三省六部制,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
(高宗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
——摘编自王春瑜《中国反贪史》
材料三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四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
——摘编自管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并指出其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1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反腐败的举措。(6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廉政措施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2分)并指出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制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县设监御史代表皇帝检查地方官吏(4)
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4)
特点: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2)
目的:澄清吏治,削弱地方势力;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2)
(2)举措:高薪养廉;褒奖清廉官员;严刑峻法。(6)
宋初特点:运用经济手段减员增俸来促进官员廉洁自律(3)
(3)变化趋势: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检察权独立行使(2)
本质问题:皇权不断强化(2)


本题解析:(1)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的信息从中央和地方角度概括;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信息进行概括特点;第二小问背景结合秦朝统一以及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的角度概括作答,目的结合所学从削弱地方势力以及巩固统治罗的角度分析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以及“(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的信息去概括特点;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的信息来概括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的信息来概括特征;第二小问反映的本质问题从皇权专制的角度思考作答。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监察机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古代监察机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监察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人们往往以历史阶段特征或呈现的显著现象来划分历史时期。以下曾被一些学者誉为“武士与思想家的时代”的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公元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
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法令的内容“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可知,这是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其结果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削弱,无力与中央相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通过表格所表现出的数据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表现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