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7:15:49
1、选择题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元朝设置行省制 ③明朝设置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选择题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力的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
①西周分封制
②西汉“中朝”的建立
③明朝的内阁制
④清初建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的说法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1)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 (2)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3)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 (4)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
A.(1)(2)(3)(4)
B.(2)(3)(4)
C.(1)(3)(4)
D.(1)(2)(3)
4、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4分)
(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5、选择题 西周时期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政治制度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察举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