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二)

时间:2021-06-24 07:15: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2年2月7日,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 “这一时刻”是指
A.欧共体的成立        
B.欧盟的成立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
D.欧元诞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的范围,确立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提出欧盟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等。其余各项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会越来越多。”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和新中国“百家争鸣”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
B.都主张无限制的思想自由
C.都是西方思想影响的结果
D.都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中各个阶层利益的代表都有,并且当时政治不统一,统治者的也不是唯一的,所以A项错误的。BC项为错误项,与史实不符合。当时的各家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要求,各家思想的出现是由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其在1956年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所以该题目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企业开始出现 
③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④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受外国侵略冲击,自然经济解体较快,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经济活动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内地几乎没有什么变化,①②③项说法符合题意,④排除,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9年,河北小张创办小吃店“好再来”,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政府开始着手对“好再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小张在改造后的命运有可能是
A.继续经营他的店铺,并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继续经营他的店铺,还雇佣部分工人
C.不能像以前一样经营店铺,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
D.不能像以前一样经营店铺,但店铺仍属他所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