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7:06:18
1、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经济兜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地,过去就是、如今依然是世界主要金融强国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
——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再至 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材料三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它有何积极作用?(5分)
(2)据材料三,为什么说美元能够拥有“黄金的生命”?(2分)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二战以后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变化。概括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4))依据以上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材料一“再也没有下一次”成为可能?
参考答案:(1)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国保持固定汇率。(2分)作用: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3分)
(2)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2分)
(3)变化:美元与黄金从挂钩到脱钩。(2分)主要因素:美国经济实力变化和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2分)
(4)建立更广泛国家参与的、更公正合理的金融体系;加强国与国之间合作与协调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最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对美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种种做法提出了批评,他指出美国这样做是极其错误的。李光耀资政出示的有关材料佐证他的观点,他不可能提供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亚太经合组织《汉城宣言》
D.世贸组织的政策法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说的是“贸易”方面的事,所以可以直接选出维护国际“金融”且早在70年代已崩溃的A《布雷顿森林协定》。C亚太经合组织《汉城宣言》确定其宗旨和目标,是最合适的佐证;虽然B在1995年被世贸组织取代(并且材料只说是“最近”没说具体年份时间),但B与D都强调自由贸易,从而可以作为佐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开始发生转变
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基金组织,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这些在二战之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从未有过的现象。而这些是制度性协调机制的表现。故选D。A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即形成了;B项在二战前以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干预经济;C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由其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反映了世界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虽然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出资额的多少决定在组织中的地位,发达国家占有优势地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此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这三个组织的主要宗旨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出现了新变化。促进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有
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②受到局部战争刺激?
③引进先进科学技术?④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和比较共性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战后日本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韩国政府采取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鼓励出口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知,①③可选。②④是日本单独具有的,不是共同因素,不可选。因此,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在每一个周期,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新兴的经济强国,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充当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1945年前后,美国充当“增长极”的措施不包括
A.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美国在世界金融的支配地位
B.推行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C.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拓展了美国的海外市场
D.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主导区域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首先叙述了每个周期中都有一个或几个强国主导世界经济的增长,从而实际上考查美国在1945年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各个选项,联系所学史实,只有D项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因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1994年正式诞生的,与1945年没有关系,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上是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