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6:55:08
1、选择题 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综合题 (19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1)归纳材料一的治国思想,并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效果进行简要评价。(6分)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主之所欲也,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4分)
材料三: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3)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
材料四: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2分)这种制度有何作用?(3分)
3、选择题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这一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的进步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理学的演变
D.闭关锁国政策
4、选择题 古代中国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国最早主张 “性本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5、综合题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梦想,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
人物 | 观点 |
荀子 |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
彼特拉克 | 我不也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