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1-06-24 06:43: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校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分封制下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毫无权力
B.商朝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



2、选择题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分封了71个诸侯,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并对周天子承担朝贡、提供赋役等义务。这反映西周实行(      )
A.行省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选择题  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选择题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主张重罪轻罚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包含证据、理性等自然法的精神



5、选择题  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2分)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2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2分)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4分)
材料三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十二条 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惩戒条规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