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6-24 06:43: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
A.设行省
B.设三省六部制
C.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D.设军机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元代设行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符合题意,B出现在唐代,C实行在元代,但不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而是加强了宰相的权力,D出现于清代,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行省制度
点评: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是高考中的常频考点,对其发展历程应该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就其发展过程而言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西周时期盛行分封制;②战国时代开始推行郡县制,到了秦代普遍推行郡县制;③汉朝初期推行郡国并行制;④唐宋时期主要推行州(府)县制;⑤元代行省制度开始推行,并辅以州(府)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07年12月25日讯,蒋家媳妇蒋方智怡计划将两蒋(蒋介石和蒋经国)移灵浙江奉化安葬,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蒋方智怡这种文化情结源自中国古代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再认再现能力。叶落归根体现的是血缘关系这条纽带的连接作用,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宗法血缘的制度,所以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唐朝铨选制度下,获得出身的途径,除了科举外,还有门荫、流外入流、军功授勋和其他杂色入流等,无论何种出身,要出仕任官,都必须经过吏部的铨选:即使是任满持选的前资富,在重新出任职事官时,也同样需要经过铨选考试。材料说明铨选
A.有利于按道德标准选拔人才
B.体现了考试选拔官员的原则
C.使政缋成为官员升迁的主要依据
D.实现了科举与出仕任官的统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论何种出身,要出仕任官,都必须经过吏部的铨选:即使是任满持选的前资富,在重新出任职事官时,也同样需要经过铨选考试”,这表明任何官员任职前都要经过考试,故选B;ACD均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试选官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2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3分)
(3)据材料一、二,说明官僚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2分)
(4)官僚制度中极为重要的是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人认为这一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谈谈你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分封制。(1分)郡县制。(1分)。
(2)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1分)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
(3)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分)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1分)
(4)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2分)破除了世家大族特权垄断(或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增加)。(1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知是西周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地方体制是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对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拱卫王室但也拥有世袭统治权。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秦代的地方体制是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有利于君主实现“独制”的目的。
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秦朝的宰相有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由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可知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
第(3)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由材料一“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由材料二“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可知三省各有分工,相互监督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第(4)题材料的时间(隋、唐、北宋)和寒门弟子在入仕群体中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第(4)第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寒门弟子比例的提高可以得出答案:科举制打破了世家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并且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的方式,所以这一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和秦汉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僚制度·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选官制·科举制。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等。材料中“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反映出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点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王位世袭制,形成家天下的局面;分封制、宗法制将族权与政权结合,形成家国一体局面;礼乐制度为分封制、宗法制的维系工具。(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关于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高考的考查集中在:第一,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概念概念并对其作出正确评价;第二,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相关材料作出正确解读;第三,正确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