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6-24 06:43: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指(    )
A.西汉郡国并行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有两层意思,一由材料“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可知,该制度是中央官制,它的实施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二该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决策施政的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所以只有B是最佳答案。A项是西汉的地方制度,与题意不符;C是元朝地方制度,与题意不符;D虽为中央官制,但内阁制度创立时,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在论述科举制度的主要意义上两者都强调
A.可以消融社会阶级
B.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
C.通过考试的方式跻身仕途
D.加强了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中的两段文字都是指出科举制使寒门子弟通过考试考取功名,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有利于社会各阶级的消融,故A符合题意,选A;题目要求选择两者的共同点,B项仅仅是前则材料论述的意义,不是共同点,故B错误;C项是科举制的特点,不是意义,故错误;材料中两段文字都未体现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D项与题意无关,故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奥运会起源于古代的希腊,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行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作是英雄而受到欢迎。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B.古希腊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C.古代希腊存在着对妇女、奴隶和移民的歧视
D.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行的”说明B正确;“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说明C正确;“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作是英雄而受到欢迎”说明D正确;A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考点:奥运会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其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具体就是阻碍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这是最大消极作用,所以D项符合题意,A B C三项表现在这一制度建立之后就已陆续表现出来,这与题意封建社会后期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他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而且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20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4分)图示二中“中书省”的职能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2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图示一:秦代的三公九卿制;图示三:元代的行省制(4分);中书省的职能是:决策(2分)
(2)“上”是指:秦始皇(2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2分);产生的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分)
(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材料四反映清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4分)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的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政治上,民主制度难以形成;经济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外关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本题解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通过图示来认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和元代的行省制。由图示一“皇帝统治下有三公”可知,这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由图示三“皇帝统治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宣政院及中书省下有行中书省”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元代的行省制。图示二应该是唐朝三省六部制,而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2)本题实际考查的秦始皇及其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政策和影响,其中影响方面可以从对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回答。。由材料“秦朝初年”可知“上”指的是“秦始皇”。他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产生的影响是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影响。由材料“罢丞相不设……用兵西北……军机处……”等关键信息可知,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材料四反映清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回答影响方面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思考,即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的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政治上,民主制度难以形成;经济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外关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及其政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的行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