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1-06-24 06:06: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体现的治国理念属于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体现了对礼的重视,对贤人的尊重,对法律的重视,对人民的关心爱护。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德”“礼”因此选择A。法家是严刑峻法,轻罪重罚,依法治国,不符合题意,排除。BC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诸子百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梨洲是指思想家黄宗羲
B.认为《待访录》思想否定君主制
C.梨洲思想与孟子思想同出一辙
D.“真正之转变”意指向近代民权观转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可以看出黄宗羲虽反对专制但不反对君主制。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注意步入政治殿堂,意味着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所以答案是B.董仲舒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标志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老子的代表作是(  )
A.《论语》
B.《道德经》
C.《春秋》
D.《大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其言行编纂而成的,排除A;《春秋》是孔子编订整理的古籍,排除C;《大学》是孟子的文化贡献,排除D ;因此B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老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墨子的同学设计的台词应是
A.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B.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孟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所以选B,AC为孟子的主张,D为韩非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墨家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