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6-24 05:39: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梭伦在诗中谈到“euno-mia”即“好的政府”,并将它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由此体现出梭伦改革
[? ]
A.坚决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满足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
C.中庸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
D.没有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位史学家说:“公元前356年是改革家商鞅开始革命性地变革秦国制度的年代。”商鞅变法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建立县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信息“革命性地变革秦国制度” ,可知是指商鞅变法废除了秦国的奴隶制,而确立封建制,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废井田,开阡陌,即废除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确立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魏改革迫在眉睫的依据主要有(  )
①豪强地主隐瞒赋税 ②农民负担沉重 ③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冲突 ④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魏改革的原因主要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均田制确定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说法错误,所分土地应为无主荒地;②均田制确定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说法错误,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法正确;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说法错误,并未限制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说法错误,封建社会从未解决这一问题。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全面认识均田制。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但是,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农民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露田是不能继承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A项错误。B项与史实及材料内容不符合,所以排除B项。C项也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