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6-24 05:39: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商鞅变法措施中与“家给人足”局面的出现无关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重农抑商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奖励耕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要求的是与“家给人足”局面的出现有关的是涉及民生的措施,BCD符合题意,A是思想上的专制政策,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 ]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被孝文帝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是(?)
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迁都洛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意在说明孝文帝改革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明朝后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各项改革,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成效显著,史称“张居正改革”。
? 材料一 器必试而后知英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嚣,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求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 材料二 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守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考称职,不次擢用。若但事上官,干理簿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 毋徒炫于声名,毋尽拘于责格,毋摇之以毁誉,毋杂之于爱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眚(按:过错)掩其大节。?
——《张文忠公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明。
(2)整顿吏治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一支高效率的官史队伍,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战国七雄中最早实行变法的是
A.魏国
B.楚国
C.秦国
D.齐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