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1-06-24 05:14: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30分)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河南郑兴家族简况(据《后汉书》整理)

(1)“郑兴家族现象”在东汉豪族中具有普遍性。据材料一,从政治、文化两方面概括郑兴家族的特征,(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类现象的影响。(4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迁,使“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千年土地八百主”,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于是,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
按照宗法制度,在祠堂祭祀中应当按辈分排列祖先的地位。但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则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此类现象并非个例,所以引起了当时卫道之士的批评。
——据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宗法家族制度全面复兴的原因,(6分)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宗法家族制度发生的变化。(2分)
材料三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
(3)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三中的哪些结论违背了这一原则?(4分)应怎样修改,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4分)
材料四       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修谱、续谱之风在各地悄悄兴起。近二十年尤其是2000年后的近十年中,民间新修族谱大量出版。新修族谱中,妇女也可填名入谱,入继、入赘、改嫁、非婚生子嗣等入谱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基本不再有各宗之间因大小宗、因外娃子嗣的“名分”、因族产祀田归属争得你死我活的现象。地方政府也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比如,编《太原王氏》,起因是为了缅、泰华侨的热烈需求,编汾阳郭氏资料是为了郭台铭和富士康。上月河南新郑在中央某大报上登整版“黄帝公祭大典”消息,下面排的是29个本地招商项目。
——据《民间修家谱热调查》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修撰家谱反映出的特点。(4分)指出撰修家谱的社会价值。(2分)


参考答案:
(1)特征:政治上累世高官;文化上通晓儒学。(4分)
影响:东汉豪族将权力与文化不断结合,既有利于弘扬儒学和推动豪族的儒化;(2分)又促使门阀士族制度形成。(2分)
(2)宋代复兴的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贫富转化迅速;(2分)士族没落、庶族崛起;(2分)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程朱理学兴起。(2分)清朝的变化:祭祀中祖先地位的排列,从仅按辈分变为亦重视身份和经济实力。(2分)
(3)有违材料的结论:结论1(2分)、总结论(2分)。分别这样修改,结论1:“起义领导人的家族优势有利于武装起义的发”、总结论:“在中共武装起义过程中,宗族组织是一柄双刃剑”。(2分)
(4)特点:政府引导,民间积极响应;新修族普遍体现出时代进步的新观念,基本摆脱了传统宗法观念的糟粕;某些姓氏族谱趋于功利化。(4分,任答两点即可)
社会价值:有利于保存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有利于传承家族的历史记忆;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者也可同等给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家族势力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后任太史中大夫”、“官至大司农”、“任郎官”、“《公羊春秋》”、“《左氏春秋》”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郑兴家族在政治、文化方面的特征,主要体现在:A.政治上,家族子弟世代为官,而且担任朝廷重要官职;B.文化上,家族子弟通晓儒学,以经学传家。
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可以这样来认识,郑兴家族这种家族特征所带来的影响:A.积极方面:①东汉豪族将权力与儒家文化不断结合,从而有利于弘扬儒学,并使豪族不断儒化。②通过对儒家纲常伦理、等级尊卑等秩序的推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B.消极方面:家族势力的壮大,促使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不又不利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为东汉末年的豪强割据埋下了隐患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信息,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宋代、清朝宗法家族制度。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两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迁”、“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清代早期,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等,结合所学知识,这样来认识宋代、清朝宗法家族制度的变化:A.宋代宗法家族制度全面复兴的原因:①经济上:a.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土地买卖频繁,贫富转化迅速;b.士族没落、庶族不断崛起。②文化上:a.科举制进一步发展;b.程朱理学兴起。B.清朝宗法家族制度的变化:祭祀中祖先地位的排列发生了变化,即从仅按辈分变为亦重视身份和经济实力,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清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3)根据题干要求及材三信息,本题考查对历史研究“历史结论与史实的衔接”的认识。仔细阅读材料三相关信息,在历史研究中,应该秉承“一份材料一份结论”理念,可知:A.结论1违背了此理念,结论1所在的材料,无从体现“阶级斗争”。结论1可以这样修改:“起义领导人的家族优势有利于武装起义的发动”。B.总结论违背了此理念。纵观材料信息,比较全面认识三个结论,可知,家族宗族势力在武装起义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总结论可以这样修改:“在中共武装起义过程中,宗族组织是一柄双刃剑”等。
(4)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四信息,本题考查现代中国改革开放后修撰家谱相关内容。根据材料四关键信息“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地方政府也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招商项目”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中国改革开放后修撰家谱所呈现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A.政府主动引导,民间积极响应;B.新修族谱基本上摈弃了传统宗法观念的一些糟粕;C.新修族谱普遍体现出了时代进步的新观念;D.公开编写某些姓氏族谱趋于功利化,成为了招商引资、开办旅游项目的附庸等。
家谱的撰修,客观上带来了系列社会意义,可以这样来认识:A.族谱作为历史研究的史料,族谱的及时修撰,从有利于保存重要史料;B.有利于传承家族的历史记忆,弘扬家族文化,敬祖敬宗;C.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D.弘扬家族文化,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及其影响;历史研究·历史研究的方法·“一份材料一份结论”(课标外)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着我们”。下列是一组具有政治意义的建筑图片。
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英国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它不仅外表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而且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

材料三 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材料四 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的西侧,建于1958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2分)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挑战?(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2分)
(4)据材料四4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2分)
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还实行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分)


参考答案:
(1)特点: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等级森严。(2分)冲击挑战: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20世纪初,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2)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掌权,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2分)
(3)关系:相互制约与平衡;相对独立,总统不对国会负责。(2分)
(4)原则:民主集中制。(2分)民主政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的转变。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A.实施群体不同
B.享受权利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主要作用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片反映了西藏和澳门的政治制度,西藏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故选C。A项错误无法从材料图片中看出是使用群体的不同;B项错误,权利的大小不一样,但是不是最主要的不同;D项错误,二者建立的目的不同,作用也不相同,主要是由于C项社会制度不同决定的。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特别行政区。。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与古代中国文明相比,希腊文明所属于的类型是
A.大河文明
B.内陆文明
C.海洋文明
D.史前文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如果说黄河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话,那么地中海养育了古希腊文明,所以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