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30 07:29: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因为这次会议(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D.全面启动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
A.改革开放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南方谈话”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南方谈话。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故选C。A项是在1978年开始的;B项是在1982年;D项是在1978年都处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时期。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这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它可能产生于
[?]
A.1950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79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 ]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②1979年起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
④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取消了计划手段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②不对,1992年中国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④不对,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不是取消了计划手段,国家仍需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②③正确,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邓小平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此选A.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