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8-30 07:29: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现代化历程》在总结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时强调:“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其中这两支突起的“异军”是
A.国有经济和股份制经济
B.私营经济和集体经济
C.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
D.个体经济和中外合资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 )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邓小平支巡谈话内容及其影响,第一中的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是在1978年,所以排除第一项。其他三项都正确,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9年可以称为中国广告年,出现了许多第一。年初,上海延安路恢复了户外广告;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天津牙膏厂”广告;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放了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3月,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了外商广告——西铁城手表……从此,报纸、电视广告遍布全国。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中国市场经济浮出水面
B.中国广告市场潜力巨大
C.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实现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有
① “七大”?②七届二中全会?③“八大”?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所示天津两个不同时期的票证反映了
?
A.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一步展开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改变
D.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和中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市场经济的产物股份公司,所以由粮票到股份公司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故答案选D,A项只是对粮票信息的解读,B项也只能反映股份公司的信息,C项说法错误中国目前仍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并未改变。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