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30 07:21: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3分)
(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3分)


参考答案:(1)监察官:御史大夫.(1分)根本目的:维护皇权。(2分)
(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1分)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2分)
(3)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
(4)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定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人民参政意识与能力。(3分,任答三点)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监察官是御史大夫.“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概括财力可知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皇权。
(2)根据所学可知唐朝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通过对比汉唐时期的宰相制度和决策方式,可知唐朝的特点是分散相权,相互制约。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4)“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因此古代的监察制度,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不能对皇权产生制约。要反对专制,必须使监察制度不依赖皇权,独立行使监察的权力,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参考中国历代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坚持制定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人民参政意识与能力。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的加强·监察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外朝;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省六部制;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讲述了一个故事:“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这件事情从本质上反映了()
A秦二世时相权较大,威胁皇权        B 赵高愚弄皇帝  
C秦二世不能知人善任                D大臣惧怕赵高甚于惧怕皇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此项制度使“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妄说百代行秦制,军功授爵成黄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的材料可直接得出是科举制度。选项D所讲的是郡县制;选项B所讲的是九品中正制;选项C所讲的是察举制;选项A所讲的是中了进士之后愉悦的心情,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物评说·秦始皇·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原创)下图是重庆市云阳县彭氏宗祠,它与我国古代早期某一政治制度有关联。该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宗祠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一般是一姓一祠,内有旁文记载着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等。“彭氏宗祠”主要是用来供奉和祭祀彭姓祖先的场所。由此可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因此,选D宗法制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发布
B.公民法出现
C.万民法产生
D.《民法大全》编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斗争中,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
其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也比较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因此选A。
考点:罗马法
点评:本讲重点是罗马法的内容、特征与作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