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四)

时间:2020-08-30 07:21: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心学广泛传播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尊道礼佛之风盛行于魏晋隋唐,排除A项;心学形成于南宋,广泛传播是在明朝,排除B项;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出现于明末清初,排除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这说明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                                                           (   )
A.“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B.是否继承儒学正统以治理国家
C.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D.是否从人的主观世界去寻求“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材料一的主张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出现的政治前提。(4分)
材料二 
 
(2)材料二的三幅圣母像中,哪幅作品最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文艺复兴时期出现此类艺术作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荀子
材料四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3)材料三、四中两种幸福观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2分)
政治前提: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展。(2分)
(2)图一。(1分)图一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展现了人性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图二、图三的圣母带有光环。(2分)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1分)
(3)不同:荀子强调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或“国家安危”)统一;彼特拉克强调个人的幸福与现世的幸福。(4分)
社会特点:荀子处于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彼特拉克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早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要求个性的解放。(4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主要考查智者运动只是知识的识记,难度为小。第二问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要能区分中世纪神学精神状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状态,难度为中等。第三问主要考查全面分析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荀子的引文是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表达两者要统一的幸福观;彼特拉克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幸福观。特点要结合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背景归纳。
考点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早期儒学
点评 :中西方文化现象进行纵比对学生的核心考点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陈寅恪的《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造极于赵宋之世”说明宋代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科技方面: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思想方面: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教义,发展为理学。文学艺术方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故选A。
考点:宋代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的发展。
点评:对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的认识:
①古代中国科技曾经长期领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反映,而文学、艺术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民族和外交关系等)
③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是以经济、政治等为基础的。
④对待我国古代传统(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的态度:批判继承,不断创新,使之与时俱进、走向世界。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指的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当然不是原来的单纯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而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一个综合型概念。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