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牛顿、爱因斯坦》高频考点特训(2020年必看版)(八)

时间:2020-08-30 06:52: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这主要是为了
A.纪念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
B.纪念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诞生200周年
C.纪念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50周年
D.纪念“阿波罗-Ⅱ”号飞船登月50周年



2、判断题  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

A.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
B.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C.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
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



3、选择题  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诸原因中,不包括
A.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力学提出了迫切要求
B.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C.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厚实的基础
D.同时代的众多著名科学家协同一致的通力合作



4、判断题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明朝有一本书自1606年传入日本后,日本的科学界、教育界、医学界将它奉为至宝。传抄、改编、译刻、研究,历久不衰。仅1637-1714年间,就至少被翻刻9次。他们称这部书“汇揽百学”。
材料二?中国近代有位工程方面的科学家曾说过:“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材料三?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牛顿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是哪本书?作者是谁?
⑵材料二中的他指谁?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⑶材料三中的“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请列举两位对牛顿有重大影响的“巨人”。
⑷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曾有哪些重大“发现”?
⑸从上述三位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中,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5、判断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浩瀚长河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据此回答第29——30题。

小题1:下列有关右图所反映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倡导并直接参与了原子弹的研究
B.爱因斯坦认识到核战争的极端危害性
C.爱因斯坦预见到了未来的核战争
D.爱因斯坦的理论研究成为打开核能源理论的金钥匙
小题2: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是起于下列哪一些科技文献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