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06:52:45
1、选择题 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这主要是为了
A.纪念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
B.纪念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诞生200周年
C.纪念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50周年
D.纪念“阿波罗-Ⅱ”号飞船登月50周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
A.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
B.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C.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
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近代科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诸原因中,不包括
A.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力学提出了迫切要求
B.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C.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厚实的基础
D.同时代的众多著名科学家协同一致的通力合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史实再现,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用逆推法(或称正向思维法),即沿着与题干相反方向进行推理,也就是删除题干“否定词”后变肯定,然后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正确答案。A、B、C三项都是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原因,但不符合题意,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明朝有一本书自1606年传入日本后,日本的科学界、教育界、医学界将它奉为至宝。传抄、改编、译刻、研究,历久不衰。仅1637-1714年间,就至少被翻刻9次。他们称这部书“汇揽百学”。
材料二?中国近代有位工程方面的科学家曾说过:“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材料三?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牛顿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是哪本书?作者是谁?
⑵材料二中的他指谁?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⑶材料三中的“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请列举两位对牛顿有重大影响的“巨人”。
⑷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曾有哪些重大“发现”?
⑸从上述三位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中,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⑴《本草纲目》;李时珍⑵詹天佑;主持建成京张铁路⑶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⑷提出二项式定理;微积分初步算法;制作天文望远镜;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⑸崇高理想;勤奋好学;科学严谨;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等。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叙述的特点即可判断出该人物,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人物的主要功绩即可。我们要学习这些科学家优秀的科学思想和品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浩瀚长河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据此回答第29——30题。
小题1:下列有关右图所反映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倡导并直接参与了原子弹的研究
B.爱因斯坦认识到核战争的极端危害性
C.爱因斯坦预见到了未来的核战争
D.爱因斯坦的理论研究成为打开核能源理论的金钥匙
小题2: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是起于下列哪一些科技文献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