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06:52:24
1、判断题 2003年11月,世贸组织总干事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受益远远高于美、德
D.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朝王守仁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言论
A.认为人心存在善良的本性
B.强调学习贵在能够致良知
C.认为学习贵在能格物致知
D.主张学习贵在能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的能力。该题材料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学贵得之心”,结合王守仁的思想,他认为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能够致良知,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下列哪一时期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挫折
A.新中国初期
B.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C.文革时期
D.过渡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亚非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关键词为“菲律宾、去时是敌人,回来时是朋友”,可见中国当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先有矛盾后化解,只有万隆会议符合题意。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背景下,1955 年万隆会议召开,会上有很多国家在帝国主义煽动下敌视新中国,攻击共产主义。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周恩来未参加C、D 两项的两次会议,排除;A 项是世界五大国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会议,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排除。故选B。
点评:1955年4月18日--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推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A、B、C三项是二者的相同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