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8-30 06:37: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
A.人本主义
B.经世致用
C.重道轻器
D.积极入世



2、选择题  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呵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的话里没有涉及到的是(     )
A.无为而治
B.尊重规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即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属于我也;宋解方镇之权,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黄宗羲《置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6分)
(2)材料三、四中,黄宗羲把批判的矛头分别指向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思想?(4分)
(3)材料四中,“秦变封建而为郡县”“汉建庶孽”“宋解方镇之权”分别是指哪些事件?(6分)
(4)黄宗羲的思想实质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选择题  在古代,中、西方文明特点不同,在各自道路上都有较大发展。回答18、19题。
【小题1】下列美学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C.“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小题2】“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       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5、综合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1)材料一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3分)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3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1分)这一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1分)这一主张对儒学又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材料四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4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内容。(3分)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的关系怎样?(1分) 
材料五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5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