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王安石变法》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8-30 06:06: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材料二(苏辙)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王安石)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以上材料均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苏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上所述,王安石和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大地主、大官僚立场上。
(3)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王安石通过抑制“兼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了封建国家政权,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都用“社会主义”一词来指称王安石的新法。我们可以肯定,一种社会公正和有时甚至是平均主义的理想鼓舞着10-12世纪知识分子与农民中的某些阶层。但同样也显而易见,王安石的目的绝不在于对社会和政权的基础提出质疑。影响他的是一些自由化观念和行政官吏的那种注重实际的思想。······在他看来,单独负担直接赋税和徭役的小农所遭受的事实上的歧视,乃是国家衰败的深刻原因。他认为,一旦改善他们的处境和在分配负担方面恢复一定程度的公平,就有可能更有效地把他们团结在抗击北方帝国的蚕食和入侵的斗争中。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在分配负担方面恢复一定程度的公平”的措施,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5分)
(2)王安石的新法是不是“社会主义”,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作出判断并说明你的理由。(5分)


参考答案:(1)措施: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经济措施。(3分)效果: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处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2分)
(2)判断一:不是。(1分)变法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许多均平措施是王安石作为行政官员更注重国家的实际状况的表现。(4分)判断二:是。(1分)变法的基本思想是追求社会公正(或平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照顾到下层民众的利益,整体的出发点是封建国家的强大。(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王安石变法当中有助于社会负担公平的是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均输法等。募役法是通过缴纳一定的货币可以代替赋役的制度,保证了农业生产;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大官僚、大地主的负担数额,有助于社会的公平,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也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2)此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王安石变法当然不是社会主义。变法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并未触动封建私有制,从根本上来说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韩琦曾这样评价王安石改革中的一项新法:“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该新法是

[? ]


A.市易法
B.青苗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轼所称的“新法”是指
A.市易法
B.募役法
C.保甲法
D.均输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募役法是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包括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轼评论的是募役法,故答案选择B项。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故A、C、D项不正确。
点评:关于募役法,除了考查其积极意义(即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并增力政府收入)外,还要注意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地主官僚强烈反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
[?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