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王安石变法》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8-30 06:06: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为错误项,并且不全面,所以排除A项。C项内容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并未体现。D项也是无关项。材料中的“三冗”问题说明的是北宋改革中导出现了国家财政困难的现象,所以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 
[? ]
A. 青苗法
B. 农田水利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均输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范仲淹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改革背景相同
B.改革措施相同
C.改革性质相同
D.改革结果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 (2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2分)
(3)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4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2分)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3)青苗法、市易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4分)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分析概括北宋选拔人才的弊端: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即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材料二体现的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即教育应为国家服务,注重实用。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回答他改革科举考试的措施。
(3)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及经济上的富国之法:如青苗法、市易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点评: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人才之不足,或者归咎于科举,以为教之以课试之文章,非独不足以成天下之材,反从而困苦毁坏之。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则其与古之所谓‘学古入官’‘学而优则仕’者何异?”能够支持上述观点的正确史实是
A.唐朝设明经科,培养了实用人才
B.北宋设进士科,培养了人才
C.王安石变法中重编教科书,整顿太学
D.明代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点。由材料的“人才之不足...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可知人才选拔应该注意学习“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因此北宋设进士科最符合该材料的人才选拔理念。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