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六)

时间:2020-08-30 05:34: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在用乐器时的等级,体现了古代礼乐制度。根据所学可知,主张遵从“礼”的思想家是孔子,他提出“克己复礼”。因此B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等,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董仲舒的观点有倾向于民的意思,即原始的民本思想,结合选项,可知,    B.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B;而其余ACD三项表述错误或与题意不相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的儒学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自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事之至论”的进步思想家是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欲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
材料四:“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五: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孔子的思想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2分)这一主张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3分)
                                                                            
                                                                            
                                                                            
(4)依据材料四,指出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5)根据材料五指出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五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表现。(3分)
                                                                            
                                                                            
                                                                            
                                                                            


参考答案:(1)提出“仁”学,提倡为政以德。(2分,每点1分)
(2)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每点1分)
这一主张实施的影响:积极方面: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兴办教育,有利于教育发展(3分)消极方面:形成文化专制,抑制思想的自由发展。(2分)
(3)宋代儒学发展成为理学。(1分)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2分)
(4)明清时期,李贽等思想家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 (1分)
(5)经世致用。(2分)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下列说法与孔子强调的理念无关的是
A.上下尊卑观念
B.社会等级秩序
C.正名与教化
D.维护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引文孔子的要求是: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由此分析,孔子是在提倡维护周礼的上下尊卑观念、社会等级秩序、正名与教化,所以A、B、C符合孔子的理念。D君主专制在春秋时期还没产生,所以不符合孔子的理念,故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