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四)

时间:2020-08-30 05:34: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请挖掘历史信息,探究历史问题。(13分)
资料一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探究一:(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4分)
资料二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中国近代史》
探究二: (2)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2分)
资料三    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探究三:(3)上述模拟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
资料四    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儒学创新的契机》
探究四:(4)资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该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仁;“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2)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西方进化论)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
(4)东亚现代化进程不是照搬西方模式,儒家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分)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及材料一关键信息“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等,本问考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得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关于“仁”,提出“仁者爱人”;B.关于“礼”,提出“克己复礼”;C.关于“德治”,提出“为政以德”, 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等。
(2)根据题干及材料二关键信息“康有为”、“宣传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等,本问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主张的特征。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得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借助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合理性,让变法“合情、合理、合法性”,以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西方进化论),即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结合起来。
(3)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1916年北京某大学”、“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等,本问实际上考查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相关内容。回忆、再现所学新文化运动,不难知道,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以“民主”、“科学”两大旗帜作为口号,核心内容,即积极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
(4)根据题干及材料四关键信息“东亚现代化进程”、“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等,本问实际上考查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相关认识——对东亚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难直接概括、归纳得出题干材料观点,即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是照搬西方模式,儒家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一观点表述客观,正确。在实现国家近代化进程中,可以吸收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但也不能够照搬,要结合本国国情变通吸收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以及吸收、利用的过程要符合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习西方(制度阶段)·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资产阶级维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是严刑峻法,是典型的法家的思想,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是法家的思想。而在西汉时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所以,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就是法家、儒家,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汉武帝以后,有一类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这一类官吏是
A.董仲舒的门徒
B.太学的生员
C.儒生出身的官吏
D.维护三纲五常的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说明早期儒学已有“天人感应”的思想萌芽
D.宣扬“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说明“民主”是民之主,不是主权在民,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所学。分析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有一定的弊端,故排除B;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说明应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故D符合题意;A、C明显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