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王安石变法》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七)

时间:2020-08-08 06:24: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稳定市场秩序的是 ?
①农田水利法 ②市易法 ③方田均税法 ④均输法?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在郑县做知县时试验过(青苗法),“贷谷于民,立息以偿”,效果不错。然而当他将此法推向全国,同比例放大,却南辕北辙了。不识字的乡农们去申请青苗法的贷款,要经过以下程序:为了填写申请书,就要花钱请书吏;再拿到衙门去申请,碰到贪官污吏,中间不知要花多少打点费,而且贷款多少完全由官吏写。据史书记载,(某地区)虽然变法规定的利息是二分,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实际利息,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于是逼得农民宁肯“哀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去借高利贷,也不敢向政府贷款。……更糟糕的是,王安石过于自信,急于求成,在推行新法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这样一来,到了还钱的时候不要说一般农民吃不消,就是中农、富农也吃不消。自然,这项措施变成了官员的赢利手段,他们的权力寻租,也有了改革这一至高无上的借口。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材料二:朱熹说;“介甫(王安石)之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杀人。”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归纳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结论。(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分析材料可以得出“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实际利息,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 在推行新法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这项措施变成了官员的赢利手段”即可得出(2)在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其初衷背景和最终实施后的结果,分析要客观和全面。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收支相抵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 A. 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 “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C.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的局面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显示的是北宋的财政收支逐渐出现亏空的情况,这是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造成了“三冗”的后果,A不是主要原因B没有涉及积弱D概述不全面。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为此,王安石实行了
[? ]
A.募役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③是错误的;这不是他的内容。通过排除法,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