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王安石变法》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十)

时间:2020-08-08 06:24: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上书:“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
——摘自《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在这个时候雅典人把目光都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摘自《希腊罗马名人传·梭伦传》
(1)材料一中,王安石提出“免役之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项法令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梭伦与王安石面对的社会问题有何相似性?他们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有何不同?由此产生了怎样的不同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增加政府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影响: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统治危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原本无需承担差役的对象也要交助役钱则产生了新的矛盾。
(2)相似性:阶级矛盾尖锐(或统治危机严重)。不同之处:王安石以“理财”为中心,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以获取更多的财政税收;梭伦奉行“不偏不倚”思想,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超越贵族和平民的狭隘集团私利,来化解社会矛盾。效果:王安石变法遭到守旧官僚的群起反对,后来新法相继被废除;梭伦改革无法满足贵族和平民两方面的利益,但却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对北宋中期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经济停滞不前②阶级矛盾尖锐③民族间矛盾尖锐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以下各项变法措施反映了这一思想的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青苗法
D.将兵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中等。须先理解“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人民不增加赋税也能增加国库收入。青苗法是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这样既不增加农民的赋税也能增加国库收入。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属性的是
A.方田均税法
B.募役法
C.青苗法
D.保甲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