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八)

时间:2020-08-08 06:00: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稀疏而微弱
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中国古代始终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代规定儒生按照不同的品级可免除不同的丁、粮和杂役,即“免于编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此规定
A.从经济方面支持了科举制度
B.是广大农民乐于接受的税收方式
C.有利于促进土地私有制发展
D.废除了封建人身和劳役依附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代规定“儒生”按照不同的品级可免除不同的丁、粮和杂役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此规定是在从经济方面支持了科举制度,而其他三个选项则是和材料毫无关系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的科举制度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
D.反腐倡廉的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通过材料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刘邦和夫人吕后规定:“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即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乘坐车辆;“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即商人的子孙后代不得做官。汉初统治者通过这些措施来限制商人,达到“重农抑商”的目的。A、C、D都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发明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首先可以看出图中的辕是弯曲的,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使犁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其次图中的犁安装了犁评和犁箭,将犁的犁评、犁箭有机地结合使用,便能调节耕地深浅。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图中是唐代的曲辕犁。故选D。
考点: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魏书·食货志》记载:“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该土地制度最终废弛是在
A.北魏前期
B.唐朝后期
C.两宋之际
D.元末明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北魏实行均田制,而这一土地制度废弛于唐朝后期。所以答案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均田制是中国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考点: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